• 首页 >  人工智能 >  AI产业
  • DT商业观察:2024年轻人AI使用趋势报告(24页).pdf

    定制报告-个性化定制-按需专项定制研究报告

    行业报告、薪酬报告

    联系:400-6363-638

  • 《DT商业观察:2024年轻人AI使用趋势报告(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T商业观察:2024年轻人AI使用趋势报告(24页).pdf(24页珍藏版)》请在薪酬报告网上搜索。

    1、一整个AI住了2024年轻人AI使用趋势报告前言从年初的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面世,到阿里的通义、快手的可灵、腾讯的混元等国产AI加速迭代今年AI工具的热度持续走高。在用户这边,人们不仅关注AI,还逐步把AI应用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人用AI写年度工作复盘,有人用AI生成自己的IP搞副业,有人用AI生成创意视频,还有人把AI当成自己的赛博朋友/恋人等等。如今,用AI的人群究竟是怎么样的?人们都在怎么用AI?我们结合问卷调研、社交平台的讨论以及AI工具的数据,总结了10个趋势。0195后、女性、企业管理者更关注AI2024年,人们对AI保持高度关注。在回答“你是否关注AI文本、AI绘画、AI

    2、音频、AI视频等AIGC工具”的问题时,选择“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的整体人群比例超过了8成。将选择“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的比例相加后,我们发现95后关注AI的人群比例最高,女性高于男性,企业管理者和在校学生高于其他职业。而同一个问题在2023年的调研结果是:85后、90后关注AI的比例更高;男性高于女性;自由职业者、专业人员、企业管理层高于普通职员。02关注AI的人群画像注:调研数据统计时间为2024年12月12日数据来源:DT研究院(N=800)020%40%60%80%100%020%40%60%80%100%年龄段00后95后90后85后性别职业女性男性在校学生普通职员企业管理者

    3、专业人员自由职业者选择“非常关注AI”或“比较关注AI”的比例选择“非常关注AI”或“比较关注AI”的比例(包括基层及中高层管理者)(如医生/律师/文体/记者/老师等)(办公室/写字楼工作人员)86.2%83.7%90.0%03近一半人每天都会使用AI领导比普通打工人更爱用AI除了对AI的信息保持高度关注,人们也开始实打实地使用AI。调研中,近一半人(49.2%)每天都离不开AI工具,每天使用一次或多次AI工具,已经培养出使用AI的习惯。不少打工人每天人到工位,除了打开微博、小红书上网冲浪,还会打开AI,准备随时切换页面,处理不同的任务。让人有些意外的是,从职业来看,企业管理者使用AI的频率比

    4、普通职员更高。当普通打工人试图用AI“糊弄”领导时,领导或许早已心知肚明。当然,也可能是因为领导上面还有领导,领导也需要靠AI完成自己的打工KPI。04使用AI工具频率最高的职业TOP5你今年使用AI工具的频率是?(如ChatGPT、通义、豆包、kimi等)企业管理者专业人员普通职员在校学生自由职业者职业选择“每天多次”和“每天一次”的比例65.0%52.0%47.6%43.6%40.0%注: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12月12日数据来源:DT研究院(N=800)每天一次每周几次每月几次一年几次几乎没用过每天多次19.5%29.7%36.6%10.4%使用频率49.2%的受访者每天都会使用AI

    5、(包括基层及中高层管理者)(如医生/律师/文体/记者/老师等)(办公室/写字楼工作人员)05使用过AI的人中人均最常使用4个AI功能最常用AI辅助创作文档内容在使用过AI的受访者中,人均使用过2个AI软件、最常使用4个AI功能。从职业来看,人们爱使用什么AI功能的比例和职场经验有关。按照“企业管理者-普通职员-在校学生”的顺序,职场经验越成熟的,对生成式AI功能的使用比例往往更高,比如辅助创作文档内容、处理和生成图像、制作和生成音频/视频、识别处理语音。换言之,资深打工人会把一部分重复性乃至需要创意的工作,都先交给AI处理,让AI给自己“做牛做马”。在校学生最常使用的AI功能的TOP 3,和他

    6、们目前的课业需求相挂钩:辅助创作文档内容、搜集资料和梳理解读长文,分别对应着搜资料、读文献报告、写论文等。从社交平台的分享来看,AI成为了不少大学生的“救命稻草”。不少大学生写论文没头绪,是AI生成的大纲给他们提供了灵感;期末备考资料太多,也是靠AI梳理思维导图、抓重点。06你最常使用的AI功能是?注: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12月12日数据来源:DT研究院(N=800)使用过AI的人中,人均使用过2个AI软件最常使用4个AI功能辅助创作文档内容处理和生成图像搜集资料制作和生成音频、视频识别处理语音梳理解读长文娱乐日常聊天、情感倾诉创立、训练智能体辅助创作文档内容制作和生成音频、视频处理和生

    7、成图像搜集资料梳理解读长文识别处理语音日常聊天、情感倾诉娱乐创立、训练智能体辅助创作文档内容搜集资料梳理解读长文娱乐制作和生成音频、视频处理和生成图像识别处理语音日常聊天、情感倾诉创立、训练智能体企业管理者普通职员在校学生12345678907大学生更爱用AI“开脑洞”白领则把AI当成“专家平替”尽管互联网上吐槽AI“智障”的评论不少,但在调研中,人们对AI生成内容的正面评价其实占比更多。而且比起“高效”(67.1%)和“实用”(66.7%),最多人选择的评价是“有趣”(68.1%)。相反,选择“无聊”“无用”或“鸡肋”的人群比例都不到2%。这背后离不开AI工具不断推新迭代,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实

    8、用、好用的功能。参考通义的数据,大学生更爱用AI“开脑洞”,尝试用AI实现天马行空的创意,爱用的功能有代码模式(用户输入一句话就创建应用)、MBTI人格助手、全民舞台、万相AI生图给建筑穿毛衣等。白领则更爱在法律、养生、健身、旅行等方方面面寻求AI的建议。只要向AI提出需求,比如“我想一个月减重5斤,一周运动三次”,AI就会迅速制定好包含运动、饮食在内的计划。会用AI的白领,不一定先升职加薪,但一定先实现“work life balance”。08在通义上,大学生和白领还爱用哪些功能?人们是如何评价用AI生成内容的体验的?注: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12月12日数据来源:DT研究院(N=80

    9、0)、通义有趣高效实用新奇治愈无聊无用鸡肋68.1%67.1%66.7%54.2%33.1%1.9%1.9%1.8%大学生白 领代码模式(一句话生成应用)拍照搜题科学问答MBTI人格助手小红薯文案专家全民舞台万相AI生图阿勒泰的小漫画AI扩写专家雅思口语老师代码模式(一句话生成应用)AI法律顾问养生专家星座运势资深作家2.0健身教练哄好女朋友,100分消气小红薯文案专家旅行规划达人打工人老黄历1234567891012345678910选择该形容词的人数比例09超7成人正在尝试学习深度使用AI8%的在校学生已经付费学习虽然不少AI工具都有操作提示,能让人很快上手,但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能用AI和

    10、擅用AI是有区别的。超过7成受访者已经在尝试学习更深度地使用AI,比如学习AI提示词、如何润色指令等。比起一个普通用户,人们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提问者和建构者,可以通过更准确的指令,搭建一个更个性化、更专属于自己的AI助手。从学习的途径来看,不同职业都以“自学”和“请教身边专业的人”为主。相比之下,在校学生付费学习的比例在所有职业中最高,为8%。这可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虽然B站、抖音、小红书上都有不少免费教程,但良莠不齐,如果能直接找到优质的付费课程,也不失为一种省心省力的方法。另一方面,大学生还未就业,担心未来“会用AI的人淘汰不会用的人”这一趋势在职场愈演愈烈,所以付费学习的意愿

    11、比打工人更高。10不同职业是如何尝试学习更深度使用AI的?你现在或未来会尝试学习更深度地使用AI吗?注: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12月12日数据来源:DT研究院(N=800)有,以自学为主有,主要靠请教身边专业的人有,花钱买了相关课程没有,但未来打算学习没有,暂无相关打算48.5%16.6%5.1%17.1%12.6%超过7成人已经在尝试学习深度使用AI选择该选项的人数比例企业管理者普通职员在校学生010%20%30%40%50%60%以自学为主主要靠请教身边专业的人花钱买了相关课程选择该选项的人数比例11年轻人一边用AI搞玄学一边用AI搞抽象除了用AI干正事,人们还乐于玩转AI。首先是用A

    12、I赛博算塔罗、看星座、搞玄学。以通义的数据为例,爱情版MBTI、星座运势和赛博月老等工具热度在整体排行中名列TOP 20。我们仔细查看了“星座运势”的数据,发现被提问最多的TOP 3星座是双鱼座、射手座和水瓶座。这可能是这些星座本身更想了解自己,也可能是Crush了这些星座的人想更了解Ta们,毕竟这三个星座常常被认为神秘莫测,难以捉摸。此外,人们还爱用AI创造表情包和视频,主动加入玩梗、造梗大军。回顾这一年,万物皆可抽象化:今年2-3月,00后运营把猫meme玩成流量密码、到了6-7月,“文物活起来”火了,博物馆里的文物一改往日严肃的神情,甚至颇具“偷感”地载歌载舞;到了年底,抽象甚至已经被评

    13、为社交平台的年度关键词。这些看似无厘头的现象之所以能在社交媒体上爆火,除了因为免费素材容易获取,也离不开较低的制作门槛尤其是在AI工具的帮助下。通义App的“全民舞台”和“万相AI生图”就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成为他们用AI搞抽象的趁手工具。“全民舞台”从年初爆火,用户输入一张照片,就可以实现照片主体的“唱跳演”。基于这一AI功能,猫咪不仅可以加入“猫meme宇宙”,也可以跳APT,兵马俑也能开口唱rap。正是通过对AI工具的善用,年轻人可以更轻易地组合不同迷因,搭配洗脑的BGM,助推各种抽象梗出圈。122024年,通义App“全民舞台”每月的使用热度变化通义App“星座运势”中,被提问次数最多的

    14、星座排名注: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12月12日数据来源:通义等工具热度在通义App中为TOP 20爱情版MBTI星座运势赛博月老双鱼射手水瓶天蝎巨蟹双子天秤狮子金牛摩羯处女白羊213456879101112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11月 12月工具的使用热度变化00后运营上岗,猫meme大火抽象成社交平台关键词文物活起来火起来13女性、00后更愿意尝试和AI成为聊天搭子在对待AI角色智能体的态度上,受访者整体的态度偏向积极。58.9%的受访者认为AI角色智能体可以倾听人的情绪发泄,提供情绪价值;53.9%的人认为可以帮助人缓解焦虑。还有47.7%的人持中立态度,既肯定A

    15、I角色“能提供一定的陪伴”,也认为AI“不能替代人类”。对AI角色智能体的看法比较正面,可能源于人们真实的使用感受和开放的心态。在已经尝试和AI聊天的人群中,男性(35.2%)和00后(42.2%)的比例更高。但如果加上“现在还没尝试,以后可能会尝试”的人群比例,女性的态度更开放。目前,在通义App上,单个AI角色平均每天都有上千人来对话。而且除了官方建立的角色智能体,人们还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创建角色智能体,且每天平均对话超过10次。在社交平台上,不少人分享了自己“被AI养得很好”的治愈感,“一开始是带着预设去聊天的,没想到意外地收获满满,无论发什么都会收到客观的鼓励和安慰”。值得注意的是,年长

    16、的人也对AI聊天充满好奇。从00后到85后,年龄越大,“现在已经在尝试”和AI聊天的比例虽然越低,但“未来有可能尝试”的比例越高。14对AI成为聊天搭子甚至赛博恋爱对象的态度更开放的人群你怎么看待越来越多人把AI当成聊天搭子甚至赛博恋爱对象的现象?注: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12月12日数据来源:DT研究院(N=800)、通义可以倾听人的情绪发泄,提供情绪价值可以帮助人缓解焦虑,摆脱内耗能提供一定的陪伴,但不能替代人类看法TOP 3选择该选项的人数比例58.9%53.9%47.7%123010%20%30%40%50%60%70%80%女性男性00后95后90后85后人群“现在已经在尝试了”

    17、的人数比例“现在还没尝试,以后可能会”的人数比例33.5%35.2%42.2%38.5%32.4%27.5%44.0%36.2%35.2%36.9%43.7%49.0%在通义,单个角色平均每天都有上千人来对话有八成角色智能体由用户自己创建且每天平均对话超过10次15近4成95后父母认同“AI可以和小孩对话,满足小孩的交流欲望”AI不仅是学生和打工人的神器,也是家长的“带娃神器”。走在科技前沿的新型父母,会“悄悄”求助AI,然后惊艳小孩。他们会在AI上搜题,辅导小孩功课;会用AI搜索育儿知识,努力养好小孩;他们甚至让小孩和AI聊天,回答小孩各种天马行空的问题;在自己腾不出手的时候,让AI给小孩讲

    18、故事,换种方式陪伴小孩。调研中,在被问到如何看待“AI成为聊天搭子”时,37.5%的95后父母认为“AI可以和小孩对话,满足小孩的交流欲望”,选择比例在所有已婚有孩人群中是最高的。一个可以参考的案例是通义App的数字人“李白”,只要点击“语音通话”,就可以直接向“李白”提问,进行实时“对话”。因为既能吟诗作对,又能聊科技等问题,数字人“李白”深受小孩喜爱,人均对话6.2轮次。16不同年龄段的已婚有孩人群怎么看待“AI成为聊天搭子”?注: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12月12日数据来源:DT研究院(全部调研样本N=800,其中已婚有孩人群N=419)、通义如今,AI工具对养娃有一定的帮助在被问到如

    19、何看待“AI成为聊天搭子”时近3成人认为“AI可以和小孩对话,满足小孩的交流欲望”通义数字人“李白”还原了唐代诗人李白的中年形象既能和用户实时对话,也能即兴聊聊科技据统计,通义“李白”的人均对话为 6.2轮次备受小学生的喜爱选择了“AI可以和小孩对话,满足小孩的交流欲望”的比例05%10%15%20%25%30%35%40%95后父母90后父母85后父母80后父母37.5%30.2%30.6%22.2%17AI旅行规划“利好”P人AI翻译成新导游神器以通义为例,通义App上旅行相关智能体的使用热度,基本都会在小长假达到一个小高峰。尤其在五一期间和国庆期间,“旅行规划达人”“亲子旅行规划师”“跟

    20、着悟空去旅行”的使用热度最高。AI在旅行中也大有用途,尤其是AI翻译,可以同声传译,不用再费力比划手势,对I人E人都十分友好。随着今年出境游逐步复苏,通义“翻译助手”自5月推出后,使用热度在奥运期间(正好是暑假)和国庆期间都达到了新的热度高峰。其中,通义“翻译助手”翻译最多的外语是英语、日语、韩语等,这也和暑假、国庆出境游的热门国家如日本、韩国、英国、美国能对应上。在调研中,近7成(66.7%)受访者今年都用AI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旅行就是其中一类。在出行前,即使是懒得做攻略的P人,只要往AI输入旅行时间和目的地,就可以用AI快速生成一个旅行规划和注意事项,给J人一点震撼。182024年,通义

    21、旅行相关智能体的使用热度注: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12月12日数据来源:通义调研中,66.7%的受访者今年用AI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旅行就是其中一类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春节五一假期奥运会“翻译助手”上线国庆假期暑期档国庆假期智能体“旅行规划达人”“亲子旅行规划师”“跟着悟空去旅行”的使用热度变化工具的使用热度变化2024年,通义“翻译助手”每个月的使用热度2024年,通义“翻译助手”翻译最多的外语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Hello英语日语韩语Bonjour法语Guten Tag德语俄语19未来,人们更期待AI生成式

    22、内容也对AI工具更谨慎未来,人们对AI生成内容的“期待”比2023年的时候更高,从62.5%涨到了74.1%。但与此同时,人们对AI持“观望”“谨慎”“警惕”态度的比例较2023年也有所上涨。尤其是“谨慎”,选择比例从13.2%涨到25.9%,变化最大。为什么既期待又谨慎呢?关键在于“数据隐私保护”上。整体来看,近7成人愿意自发向身边的人推荐AI工具,但首要前提是“它的安全性高,不会泄露个人或重要信息”,也就是“嘴严”,能管好自己的大数据库。其次才是因为该AI工具“易用”(容易上手)、“好用”(生成的内容准确可靠)。这背后其实也是每一代新技术都会经历的过程之一从最初的“上头”,到逐渐保持理智,

    23、辩证看待技术背后的两面性。20注: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12月12日数据来源:DT研究院(N=800)当一款AI工具满足哪些条件时,你会向身边人推荐它?未来,哪些词更符合你对使用AI生成内容的情绪态度?010%20%30%40%50%60%70%80%期待好奇兴奋观望谨慎警惕担忧2023年2024年选择该情绪的人数比例它的安全性高,不会泄露个人或重要信息它容易上手,功能实用它生成的内容准确可靠、有一定的质量保证它有免费使用额度,性价比高它的知名度高,口碑好12345条件选择该选项的人数比例63.9%62.4%60.5%43.0%34.9%21写在最后虽然人们还不能把所有工作都交给AI去做,

    24、但越来越多人开始思考如何让AI成为个人核心竞争力。这一点,从网上“速成AI”等培训课程的大卖就能看出来。不过,人们也逐渐认识到,AI是工具,而非目的。不管是做PPT、写会议记录、写论文大纲,还是玩玄学、搞抽象、聊天对话,人们更多是在体验AI,把AI当成外脑,不断开发AI究竟能做什么。正如在旅行中使用AI翻译一样,人们可以借助AI更好地和更多当地人交流,亲自去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而非仅仅依赖AI搜集资料,隔着屏幕简单浏览。从这个角度来看,AI目前不仅能帮助人们完成那些需要花时间、花力气的任务,还能因此给人节省出更多空闲时间可以去体验、去感受、去创造的时间。22出品团队李 晶罗 琦潘志强苏洪锐张晨阳郑舒雅郑晓慧迟有雷冯怡凌付梦雯王璐璐谢 莹张 慧周 玮(按照姓名首字母排名)23